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国女篮vs日本女篮冠军赛比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女篮vs日本女篮冠军赛比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日本78比73胜中国
北京时间10月3日,2021年女篮亚洲杯拉下大幕。在决赛中,中国女篮最终以73比78负于日本女篮,拿下亚洲杯亚军,而日本女篮则连续五届夺下亚洲杯冠军。
本场比赛,黄思静表现出色,得到18分和7个篮板;李月汝得到16分和11个篮板。而日本女篮的宫崎早织得到全场最高的26分;奥克耶桃仁花得到21分。
对于如今这支中国女篮来说,在球队阵容进行调整和换血的情况下,虽然没能战胜日本女篮这个老对手,但是她们一度将日本女篮逼入绝境,这也是未来她们争取更好成绩的宝贵经验。
谢邀:昨天晚上我看中央八套《夺金》电观剧。女蓝决赛我从第四节开始看的,第四节开始中国队领先5分形势大好,可突然被日本队反超,一直到最后73:78负于日本队。中国队负于日本队的主要责任在主敎练,和东奥会没进四强一样都是主敎练的责任。第四节被日本队紧逼突然不会打了,这时许敎练并没及时叫停重新布置战术,而错过了改变战朮的最佳机会!中国三大球就这样的敎练怎能有所突破?真是主将无能累死千军!
看的血压飙升。
这场比赛中国女篮输掉,等于期末开卷考试考59分,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,离谱到家了。
赛前,中国女篮手握三大优势:
1.日本主力后卫和锋线大部分没来,来的是奥运会里的轮换和边缘球员;
2.日本主要输出的两个混血球员,状态一般,投篮和突破都不太稳定(事实上这一场投篮也不怎样);
3.日本队在半决赛的对手是澳大利亚,澳大利亚和中国一样对上日本的优势是内线高度和体型,日本硬生生用夹击&反击推进拖死了澳大利亚,对中国而言,日本提前暴露了底牌,而且体力上有明显优势;
对手状态一般,战术底牌已经暴露的情况下,唯一困难是年轻球员的心态调整,这又是主教练许利民“最擅长的部分”,看似胜局已定,结果却出乎意料。
中国队输在哪?
1.赛前准备不够充分,中国第一节内线进攻顺风顺水,第二节日本速度推起来后,中国明显没有心理准备,连续失误,以逸待劳的中国,说不过去;
2.教练换人和战术太死板,中国队第二节后半段已经适应日本防守强度的情况下,第三节上来战术毫无变化,永远侧翼45度内线拿球起手,多少次14秒球给不到内线手上,其他人就站死了不会打,外线投一个或者突一个被打反击,能不能变一变,让后卫给中锋挂挡拆,方便中锋拿球,日本的中锋又矮,NBA内线优势球队打五小,就经常反过来挡拆。
换韩旭其实没啥问题,毕竟是中国内线优势,但能不能告诉韩旭换换策应的时机?日本每次夹击封锁的都是中路到强侧45度,韩旭就真的往中路一直回球,可不可以打个后门?
第三次日本起反击,是第四节前半段,和韩旭一起换上的是13号之前没上过的第三中锋,节奏明显对不上,连续丢球。天才教练,打速度型球队换没有上过节奏的大中锋。而且这个换人看不出任何想法,上来也是给45度的韩旭喂球,难道你觉得韩旭拿不住球的问题是给她传球的人不够高???想不通。
3.看起来还没学会怎么打杯赛,杯赛相比联赛,优缺点都会短时间内暴露出来,类似NBA季后赛和常规赛的区别,季后赛有充足时间研究对手,战术的多样性和阵容的齐整很重要。中国队在整个亚运会都重复着一套打法,内线优势+外线三分,遇上弱队,优势发挥最大,赢90分确实漂亮。但被针对后,战术没变化,优势发挥不出来,自然也抓瞎。
中国队还是需要多挖掘内线以外的优势和战术,才能在杯赛上走更远。
中国女篮已经成长到了新阶段,需要变革才能突破,许利民教练可以功成身退了
这是一场不该输掉的比赛。教练员许利民应该负主要责任。首先是有轻敌思想,战前动员计对性不强。对场上的困难估计不足。二是战术按排简单化。进攻手段单一,只是围绕着中锋,强打篮下,策应、挡拆、突破、三分等战术都打不出来。三是防守上变化少,只打盯人,空位补防不及时。四是换人效果不理想。武同同失误多,动作粗糙,不应该让她在场上呆那么长时间。五是球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风格。中国对奥大利亚打得顺手,因为是以高大对高大,进攻和防守都能对得上口。中国打日本是以大打小,以慢对快,对不上口,有劲使不出来。这就要求在平时找一些这种风格的球队,进行模拟训练,做到有备无患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女篮vs日本女篮冠军赛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女篮vs日本女篮冠军赛比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